日前,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实施办法》共48条,适用于自治区各旗县(市、区)及以下企事业单位中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实施办法》明确,对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评职称外语、计算机不作要求,同时对论文、科研不做硬性要求。
“年轻人考职称外语、计算机相对容易通过。对于我们这样的老教师,评职称时因为外语、计算机不过关而被一次次拒之门外的,为数不少!”乌拉特前旗第五中学杜老师对记者说。
评职称,对于基层专业技术人员而言,这是职业生涯中的一件大事,但“职称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一直是“拦路虎”。这样的局面,随着自治区《实施办法》的出台就要终结了。日前,自治区出台的《内蒙古自治区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明确,自治区各旗县(市、区)及以下企事业单位中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职称评审时,今后对外语和计算机不作硬性要求。
更加注重实践能力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实施办法》在人才评价标准方面更加注重实际能力,突出以品德、能力、业绩和贡献为主的评价导向,提高对申报人员履行岗位职责的实践能力、工作业绩、工作年限等评价权重,建立体现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工作实际和特点的职称评价标准。“这是大势所趋,这几年,学校正在逐渐增大对教师实际工作能力的考核权重,如示范课考核这几年已列入职称评审,并且占据越来越重的分量。”乌拉特前旗第五中学教导主任告诉记者。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经济社会与行业发展需求的变化,目前一般性、普及性的职称外语、计算机要求,针对性不强,硬性统一的要求不够科学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在我区,基层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除少数特殊地区外,在实际工作中对于熟练使用外语的能力要求不高,甚至几乎不使用外语。尤其在民族聚居地区,基层专业技术人员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更多,很多汉族的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经过工作锻炼可以熟练使用少数民族语言,而外语,例如英语,相比较而言使用率更低。
至于计算机,一般使用计算机的专业技术人员,首先会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所以基本上不存在不会使用问题。对于与工作有关的专业程序,相关机构都会进行培训,而不同专业对于计算机使用的要求有所不同,职称计算机考核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需求实际意义不大。
自治区社科院政法所研究员白永利说,职称计算机、外语考试,是对于专业技术人员评定职称的前置条件,这就存在一种行政审批的意义。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提出的政府要放管服,我们各级政府简政放权,设定权力和义务清单,对于不需要行政审批的事务就要取消审批。在这个大前提下,取消行政审批是一个大趋势。自治区政府对基层专业技术人员评定职称时取消职称外语和计算机成绩的要求符合实际,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实施办法》明确,按照突出业绩、贡献和创新能力的职称评价导向,对论文、科研等发表条件可用申报人员的工作总结、教学业务档案、病历、技术推广总结、工程项目方案、专利等反映本人学术技术水平的业绩成果替代。除此之外,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在评职称时,还将享受到其他优待,申报人提供的论文、科研情况等,作为评价的参考条件,建立以同行评价为基础的评价机制,灵活采用考试、评审、考评结合、考核认定等方式。对扎根农村牧区基层、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满30年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不受学历限制,破格参加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
《实施办法》还提出,对在苏木乡镇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工作满2年的本科毕业生和满4年的专科毕业生,经考核合格,可直接参加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评聘。